心血管病的发生是一个从危险因素到死亡的事件链。武汉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提出,在这一过程中,ARB的治疗不应该放在心肌梗死事件之后,而更应该注重从危险因素到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靶器官保护上面。他还介绍了ARB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的作用。他认为,现有的临床试验,无论是以安慰剂还是以活性药物为对照,均证实ARB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他说,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从新发、继发糖尿病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大概是3~5年。这样ARB治疗后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可能要到3~5年后才会有较明显的改变。
当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水平增加,刺激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反过来,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对胰岛素受体后信号分子产生抑制,尤其是PI3-K,它可影响葡萄糖转运载体,使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血糖不能有效降低。这说明血管紧张素Ⅱ从不同分子水平影响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从形态学上看,使用ARB后,B细胞阳性增加,非B细胞阳性相对减少,说明ARB对胰岛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导致胰岛细胞损伤,而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具有组织保护作用,保护胰岛素的自然分泌。从临床上看,ARB类药物缬沙坦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效果达1倍以上。
在抗动脉硬化方面,廖玉华介绍说,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I-κBα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同时,血管紧张素Ⅱ激活NF-κB,使其磷酸化,从而降解I-κB成为P50和P65,P50和P65游离进入细胞核内启动各种促炎症因子的分泌。这些炎症因子包括VCAM-1、MCP-1、TNF-α、IL-1、IL-4、M-CSF、iNOS等。在动物实验中,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增加动脉的内膜/中膜比值。可见血管紧张素Ⅱ在促动脉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小剂量ARB抗动脉硬化作用有限,单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作用也有限,但是如果使用小剂量ARB加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小剂量ARB加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也有同样的效果;使用大剂量ARB加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可以使动脉硬化程度减低;使用大剂量ARB药物,也有同样作用。
他总结说,缬沙坦具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降低胰岛素抵抗,干预位于胰岛素受体后的效应;血管紧张素Ⅱ通过NF-κB调节炎症介质,促进动脉硬化形成,ARB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作用,干扰动脉硬化形成。
他认为,预防糖尿病和抗动脉硬化是ARB抗高血压治疗的新的视点,值得进一步研究。